3月22日讯 老马拜登总统上任60天后,他的政府上周初识了未来四年的可能局面:一个超级大国激烈竞争的新时代,它以华盛顿与俄罗斯也许是自柏林墙倒塌以来的最糟糕外交关系,以及中国自开放以来与美国的最糟糕外交关系为标志。
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左)和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与中国官员举行了两天的艰难会晤
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写道,这种局面虽已酝酿多年,但在上周以公开形式爆发:拜登在一次采访中对普京是个“杀手”的说法表示赞同;中国则在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的中美高官首次会晤时训斥美国人——不要傲慢地认为世界想复制你们的自由。
这些摄像机前的表现大都是做给人看的,双方皆如此。所有的参与者针对的都是他们在国内的观众,拜登团队也不例外。但这并不完全是一种表演。
虽然冷战还未死灰复燃——基本上尚不具备当年的那种核威胁,而且目前的竞争围绕的是技术、网络冲突,以及扩大影响力的行动——但目前正出现的场景让人回想起那个糟糕的时代。上周四和周五在安克雷奇美中会晤上出现的戏剧性外交时刻,让人想起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尼基塔·S·赫鲁晓夫(Nikita S. Khrushchev)在联合国拿鞋敲桌子、大喊美帝国主义,在60年前成为全球的头条新闻。
尽管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佳,但面对国际制裁,普京最终证明自己有着很强的适应力。自从2014年占领克里米亚以来,俄罗斯面临的国际制裁不断升级,在普京转向使用神经毒剂和网络攻击后进一步加剧,但很难说制裁已经遏制了他的行为。
制裁“不会有多大效果”,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和国防部部长的罗伯特·M·盖茨(Robert M. Gates)最近在接受《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戴维·伊格内修斯(David Ignatius)的公开采访时说。“俄罗斯对美国来说将是个挑战,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挑战,而且从某些方面来看,只要普京在台上,俄罗斯可能是最危险的挑战。”
中国获得实力的途径是建立新的网络,而不是破坏旧的网络。经济学家争论的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何时会成为世界第一——也许在这个十年的后期,以及中国能否实现他们国家的另外两大目标:在2049年,也就是毛泽东的革命100周年时,建设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并在关键技术竞争中取得主导地位。
中国的实力并非来自其相对较小的核武库,或者不断扩大的常规武器储备。中国的实力源于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以及如何利用政府补贴的技术,给拉丁美洲、中东、非洲或东欧的国家建5G无线网络,将这些地方与北京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的实力来自他们正在世界各地铺设的海底光缆,目的是让这些网络在中国拥有的线路上运行。